Ding——
贵妃下了个荔枝订单!
八百里加急送货~
这版方案烂了……换条驿道重运!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机送荔枝来~
一千三百年前,大唐荔枝使李善德跨越五千里驿路守护荔枝鲜润;一千三百年后,在中山肿瘤防治中心手术室里,白衣“荔枝使”正进行更凶险的守护,不同的是,这次他们用手术刀以分秒必争的“生死时速”,从生命禁区摘除两颗致命肿瘤!
西北顶梁柱,突遭“荔枝劫”
32岁的王先生(化名)是一位来自西北工地的钢筋工,他身上承担着整个家庭的生计。半年前,他发现自己手脚开始不听使唤地抖动,“拿筷子手抖得厉害,走路也像踩在棉花上”。为了养家,他强忍不适坚持工作,直到一次搬运时意外摔倒才就医。核磁共振结果显示:他的颅颈交界区,竟长出了两颗硕大的、形如带壳荔枝的肿瘤!这两颗对称生长的“荔枝”紧紧卡在生命要道上,将脊髓压榨得菲薄如纸,瘫痪风险近在咫尺……
王先生慕名来到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神经外科张继主任医师的门诊。凭借丰富的脊柱脊髓肿瘤诊疗经验,张继在查看影像资料后,一眼便认清了这致命“果实”的真面目——脊柱神经肿瘤。
“这两颗直径约4cm的神经肿瘤像两颗带壳荔枝,紧紧卡在延髓与脊髓的连接处,这个区域控制着呼吸、心跳等基本生命功能。”张继说。
手术前肿瘤磁共振影像
术前肿瘤(紫色)三维重建CT影像
警惕致命的“毒荔枝”
对王先生而言,更大的折磨随之而来:那两颗紧扼神经的“荔枝”,开始剥夺他身体的控制权,出现了共济失调和意向性震颤的情况——他走路变得深一脚浅一脚,想拿东西时手却抖得拿不稳。
小Can科普:
脊柱神经肿瘤是脊柱常见的肿瘤类型,是容易被忽视的“定时炸弹”。
高危信号:不明原因行走不稳、肢体麻木或抖动、枕颈部疼痛,易被误诊为颈椎病。若出现新发运动、感觉障碍,建议进行磁共振平扫+增强检查,早期干预可完全治愈,避免不可逆神经损伤。
治疗方法:脊柱神经肿瘤早发现可通过微创手术完全切除,拖延可能导致瘫痪。其中,脊柱哑铃型神经肿瘤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肿瘤全切除可达到治愈。然而,脊柱哑铃型肿瘤的完全切除并非易事,由于这类肿瘤具有独特的暴露需求,这使得对其进行全切的手术操作依然充满挑战性。而经扩大的椎间孔或间隙入路作为一种新型的手术入路,具有损伤小、恢复快、对脊柱稳定性影响小等优势,为患者的手术安全和术后恢复提供了更好的保障。
“荔枝剥离术”,微创巧除生命炸弹
“手术如同在神经密布的禁区精准剥离紧贴要害的‘毒荔枝’,稍有差池后果不堪设想。”张继形容道。在过程中,手术团队采用了经自然间隙入路,如同进行一场精细的“剥壳”操作,小心翼翼地完整摘除了这两颗危险的“荔枝”。
颈椎里形如“荔枝”的2枚肿瘤
令人惊叹的是,术后第2天,王先生就能独立行走。第2天后复查磁共振显示,被压扁的脊髓正在慢慢回弹。
手术全切除肿瘤后复查磁共振影像
“能继续扛起这个家,比啥都强!”出院时,王先生特意对医护团队说。如今他已能正常行走,手部抖动也明显减轻,预计2周后可重返工作岗位。
术后第2天,王先生能下床行走
“这次手术不仅成功规避了患者截瘫风险,更通过‘自然间隙入路’实现了肿瘤的微创全切,完美保护了脊柱稳定性!”陈忠平教授强调,“如此复杂病例得以实现术后次日下床、短期出院,得益于中肿的个性化微创手术与快速康复体系不断发展。”
据了解,目前中肿已建立脊柱脊髓肿瘤的绿色通道,为更多“顶梁柱”守护生命支点。近年来,中肿神经外科脊柱脊髓亚专业团队在牟永告主任的带领下,重视脊柱脊髓肿瘤微创技术的应用。团队在多个脊柱脊髓瘤种的外科治疗方面成绩突出,团队从治疗理念到实际操作,实现了全面微创化,有力地促进了患者的快速康复,满足了患者的治疗需求,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神经外科为疑难病患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的能力也在持续增强,展现出卓越的专业素养和强大的医疗实力。
荔枝好吃,也不要贪吃哦~
最重要是要警惕身体里面的“毒荔枝”
如果不舒服,要及时就医!
来源:神经外科
文:张继、刘海彬
编辑:郑敏珊 审核:陈鋆 审核发布:文朝阳
永信证券-永信证券官网-配资公司大全-正规的股票杠杆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